天鼎早評:重視業績驗證與產業邏輯
時間:2025-09-08 09:22??來源:天鼎證券投資 ??作者:天鼎證券投資 ??點擊: 次
早評:重視業績驗證與產業邏輯
一、【今日資訊】
1、多地低空信息化基建招標落地 行業進入實質建設階段
2025 年以來,國內低空經濟領域招標進程顯著加速,繼深圳、珠海等試點城市后,廣州黃埔區、紹興越城區等多地陸續公布低空飛行基礎設施新基建項目中標結果。其中,黃埔區低空飛行基礎設施新基建項目信息化及設備采購項目由聯通(廣東)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牽頭的聯合體以 7590.3 萬元中標,項目聚焦低空通信網絡、飛行管理系統等核心信息化設施建設;紹興越城區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(低空經濟綜合體)也已完成 5 家入圍單位公示,預計總投資規模將超億元。
點評:2025 年成為低空信息化基建從 “試點” 轉向 “規模化落地” 的關鍵節點。與 2024 年僅 15 億元的招標規模相比,2025 年上半年已有廣州、紹興、深圳等 6 個試點城市啟動實質性項目,疊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對新基建的傾斜支持,全年低空信息化基建招標規模有望突破 50 億元,同比增長 233%。從產業鏈受益邏輯看,通信設備(如低空專用基站)、空管系統(如低空交通管理平臺)、通航服務(如運營保障)將依次迎來需求釋放,建議重點關注具備項目落地能力的頭部企業(如中國聯通 (sh600050)、中國電信 (sh601728))。
2、阿里 AI 投入再超預期 科技巨頭戰略分化重塑產業鏈格局
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,阿里巴巴在 AI 領域持續加碼,阿里云 AI 相關收入占外部商業化收入比例突破 20%,同期資本支出(Capex)達 386 億元,創歷史新高,主要投向 AI 算力基礎設施與通義千問大模型迭代。值得注意的是,阿里正研發新一代 AI 芯片并采用國產代工模式,同時計劃將通義千問模型能力接入 iPhone 生態,推動 AI 功能在消費端落地。與此同時,騰訊、百度、快手等科技巨頭呈現差異化戰略:騰訊側重 AI 與現有業務融合(如微信廣告 AI 優化),百度面臨 AI 搜索轉型陣痛(廣告收入同比下滑 15%),快手則憑借可靈 AI 實現商業化突破(相關收入超 2.5 億元)。
點評:科技巨頭的 AI 戰略分化將重塑產業鏈投資邏輯。阿里的高投入不僅利好自身生態企業(如 AI 芯片代工、模型應用開發),更將帶動整個 AI 算力、數據服務產業鏈需求擴張。從數據看,2025 年二季度國內科技巨頭 AI 相關支出合計達 831.41 億元,占營收比例 17%,其中 AI 硬件(如 GPU、服務器)、開源模型服務、垂直領域應用(如工業 AI、消費 AI)成為三大核心賽道。結合政策面《電子信息制造業 2025—2026 年穩增長行動方案》對 AI 終端創新的支持,建議關注具備技術壁壘的細分龍頭(如中際旭創 (sz300308)、寒武紀 (sh688256)、中科曙光 (sh603019))。
3、央行加碼流動性支持 電子信息制造業迎政策紅利
2025 年 9 月 5 日,中國人民銀行開展 10000 億元 3 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,單日投放規模創年內新高,旨在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,降低市場資金成本。同日,工信部、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《電子信息制造業 2025—2026 年穩增長行動方案》,明確兩大核心方向:一是推動人工智能終端創新應用,加快 5G/6G 關鍵器件、芯片、模塊技術攻關;二是規范光伏、鋰電池產業競爭秩序,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,同時支持全固態電池、先進存儲等前沿技術研發。
點評:“流動性寬松 + 產業政策” 雙輪驅動下,電子信息制造業與新能源板塊將直接受益。從歷史數據看,買斷式逆回購操作通常對市場風險偏好有短期提振作用,尤其利好高景氣科技賽道;而《行動方案》的出臺則為中長期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,既解決光伏等行業 “內卷式” 競爭問題,又為 AI、先進制造等領域指明技術方向。短期來看,AI 終端、5G/6G 器件、光伏組件等細分領域有望率先迎來估值修復,建議關注政策敏感度高的龍頭企業(如中興通訊 (sz000063)、隆基綠能 (sh601012)、寧德時代 (sz300750))。
二、【獨家視角】
1、市場走勢觀點:指數突破 3800 點后進入高位震蕩,結構性機會分化
從當前市場格局看,上證指數已連續 5 個交易日站穩 3800 點上方,9 月 1 日至 5 日區間最高觸及 3875.53 點,較 8 月低點上漲超 12%,但需注意兩大信號:一是主力資金出現分歧,9 月 1 日主力凈流出達 571.43 億元,而中小單資金凈流入集中在軟件開發、半導體等科技板塊,顯示市場風格從 “權重拉抬” 轉向 “中小盤成長”;二是量能未能持續放大,當前成交額維持在 2.7 萬億元左右,若后續無法突破 3 萬億元關口,指數或面臨 3850-3900 點區間壓力。
從技術面分析,黃金分割線顯示:上證指數從 3300 點(8 月低點)到 3875 點(9 月高點)的反彈區間中,0.382 回撤位對應 3680 點,0.5 回撤位對應 3587 點,0.618 回撤位對應 3495 點。結合機構觀點,短期市場存在高位回調需求,但中長期震蕩上行趨勢未改 —— 一方面,經濟復蘇預期(如 PMI、消費數據回暖)為市場提供支撐;另一方面,AI、低空經濟、新能源等政策支持領域的高景氣度將持續吸引資金流入。
2、股民應對策略:聚焦高景氣賽道,控制倉位應對波動
(1)板塊配置:抓牢 “科技主線 + 政策紅利” 雙邏輯
優先布局高景氣科技賽道:AI 產業鏈(算力、模型、應用)與低空信息化基建是當前確定性最高的兩大方向。AI 領域可關注阿里生態相關企業(如 AI 芯片、通義千問合作伙伴),低空經濟可聚焦已中標項目的通信運營商與設備商,同時規避前期漲幅過大、缺乏業績支撐的概念炒作股。
關注政策敏感型板塊:電子信息制造業(5G/6G、先進存儲)、新能源(光伏組件、全固態電池)受益于近期政策密集出臺,可逢回調布局細分龍頭;醫藥生物板塊(創新藥、醫療服務)因基金加倉(2025 年中報顯示基金持倉市值增長超 20%)與業績改善預期,具備防御性配置價值。
(2)操作策略:控制倉位,逢低布局
倉位管理:當前市場處于高位震蕩期,建議將倉位控制在 50%-70%,避免滿倉操作。對于持倉中漲幅超 30% 且缺乏業績支撐的個股,可適當減倉鎖定收益;對于尚未大幅上漲的高景氣賽道龍頭,可預留 20%-30% 倉位等待回調機會(如上證指數回撤至 3680 點附近)。
風險規避:避開兩類個股 —— 一是前期炒作過熱的微盤股(9 月 1 日微盤股指數翻綠,與大盤形成蹺蹺板效應),二是業績持續虧損、估值過高的 “偽成長股”。同時,密切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、國內宏觀經濟數據等外部變量對市場的潛在影響。
(3)長期思維:重視業績驗證與產業邏輯
短期市場波動較大,投資者應避免追漲殺跌,轉而關注企業基本面與產業趨勢。例如,AI 板塊需跟蹤企業 AI 相關收入占比、研發投入強度,低空經濟需關注項目落地進度與訂單兌現情況,新能源需觀察產品價格走勢與毛利率變化。只有具備清晰產業邏輯、持續業績驗證的企業,才能在中長期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溫馨提示:以上分享案例股具體操作需參照黃藍帶+乾坤反轉線軟件信號把握,把握不好建議加入自選跟蹤為主!
【投資顧問:閆峰 執業證號:A1150622030002 (以上策略建議僅供參考,股市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)】